首页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宭讲坛”第四讲举行 袁毓林教授主讲大模型的语言能力基础

    来源: 时间:2025-09-13 点击量:

    讲坛第四讲举行  袁毓林教授主讲大模型的语言能力基础

    2025年9月12日下午,太阳成集团tyc33455“学宭讲坛”第四讲在腾讯会议平台及太阳成集团tyc33455322会议室同步举行。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著名语言学家袁毓林教授应邀进行了主题为“ChatGPT等大模型的语言能力的世界知识基础”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吸引了来自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澳门大学及多所高校的百余名师生线上线下的积极参与。太阳成集团tyc33455程邦雄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程邦雄教授对袁毓林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其学术成就和研究领域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袁毓林教授围绕主题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系统阐述。

    袁教授首先梳理了学术界关于大模型是否具备真正“理解”能力的两种对立观点,通过ChatGPT在双关语与歇后语理解上的表现差异,生动说明大模型的语言能力高度依赖于其训练语料中蕴含的语言知识与世界知识。他指出,只要语料支持充分,大模型能够掌握语义、语用等复杂语言现象。

    袁教授进一步强调,大模型不仅学习语言知识,还内化了大量事实性与常识性的世界知识。他通过“探针实验”等方法,论证了大模型内部已建立起对外部世界的内在表征结构。同时,他剖析了AI所呈现的“锯齿状智能”特征——即在不同任务上表现不稳定,与人类整体性、系统性的认知方式存在本质差异。基于此,袁教授提出应运用科学归纳法,推动语言学理论的构建与大模型的持续优化。

    在互动环节,线上线下听众踊跃提问。师生们围绕大模型处理错误信息的机制、语音与多模态信息的作用、模型是否具备“欺骗”意图,以及其在古文字考证等专业领域的应用前景等热点问题与袁教授展开深入交流。袁教授逐一细致回应,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最后,程邦雄教授在总结中高度评价了袁毓林教授报告内容,认为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的发展为传统语言学研究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全新视角与研究工具。他鼓励在场师生积极关注跨学科前沿,勇于探索语言智能的深层问题。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太阳成集团tyc33455(东五教学楼)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44241

    E-Mail:humanity@hust.edu.cn

    Copyright © 中国·太阳成集团-www.tyc33455cc.com-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版权所有